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胤字可以用來取名字嗎,以及可以用來取名字的詩句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康熙帝共有20女,其中成年出嫁者僅八人。根據(jù)清制,皇后所生之嫡女稱作固倫公主,妃嬪所生則為和碩公主。出嫁的八人中均不是康熙朝時的三位皇后所生,但榮膺“固倫公主”者有四位。
1723年三月,初登大位的雍正帝追封他的同母妹妹(康熙帝皇九女)為固倫溫憲公主。溫憲公主在18歲時嫁給佟國維嫡孫舜安顏,然康熙四十一年(1702)即去世,年僅20歲。雍正帝還追封過康熙帝皇十女為固倫純愨què公主,此殊榮完全源自公主夫君策凌的軍功,策凌是蒙古喀爾喀部博爾濟吉特氏,在1732年的光顯寺之戰(zhàn)中(在今蒙古的鄂爾渾河上游)大敗準格爾部首領策零,而迫使準部與清廷議和。
另外六位公主中,除皇十四女嫁給甘肅提督孫思克之子孫承運外,均被賜嫁給蒙古諸部權貴。
1)皇三女在1691年嫁給烏爾袞,蒙古巴林部札薩克(執(zhí)政官)多羅郡王鄂齊爾之子。清朝在蒙古族聚居區(qū)設若干旗,分設札薩克管理,封地內(nèi)的山川牧地及屬民盡歸其所有支配。
2)皇五女1692年嫁予噶爾臧,蒙古喀喇沁部杜凌郡王之子。
3)皇六女1697年嫁予敦多布多爾濟,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多羅郡王(后晉封親王)。
4)皇十三女1706嫁給倉津,蒙古翁牛特部札薩克多羅郡王。
5)皇十五女則在1708年嫁給蒙古科爾沁部臺吉(臺吉的爵位在輔國公之后)多爾濟。
康熙另有35子,其中排序者24人??滴醵辏?681)開始以“胤”字給皇子取名。如原老七保成排序為皇次子改名胤礽。胤礽是康熙首位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名副其實的嫡子。赫舍里氏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索額圖的侄女,然不幸在生育時因難產(chǎn)而亡。子憑母貴,胤礽在剛滿周歲時就被冊立為皇太子。
然這位“天之驕子”著實不太爭氣??滴跛氖吣辏?708)初次被廢,罪狀有:專擅權威;窮奢極欲;糾集黨羽;窺探皇帝起居(巡視塞外時,胤礽曾在夜晚靠近康熙所居帳篷,從縫隙向內(nèi)窺視,被懷疑要“弒逆”)……,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暗通步軍統(tǒng)領托合齊,被康熙認定為逼宮而再次被廢。
康熙第四子胤禛,即1722年末繼位的雍正帝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烏雅氏誕育有三子三女,時間跨度是19歲生胤禛到29歲生皇十四子胤禵。而要論康熙朝生兒育女最多的嬪妃還應有榮妃馬佳氏,共五子一女,但成年者僅兩人,即皇三子胤祉和固倫榮憲公主??滴醯圩铀秒m多,但諸皇子圍繞皇位展開的糾葛纏斗,卻使晚年的康熙心境悲苦,郁結成疾,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堪稱圣主的康熙帝崩逝。
給寶寶取名字時巧用成語就是通過加工改造成語而命名的方法,也就是引入成語的起名法。運用成語的名字具有觀賞價值、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耐品味,且上口,涵義深遠,給人以美感。
成語典故取名參考大全
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固定詞組或短語,多數(shù)由四個字組成?!稘h語成語大詞典》中收集了約1.7萬條成語。這個數(shù)量相當可觀,對于起名字完全是一個可供利用、開發(fā)的“寶庫”。 名字中的成語運用自然無法整體上套用,但可以將成語加以改造,取其義而用之。將成語適當改造成以后引入起名,給寶寶取名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簡縮式。即將成語整體壓縮,改造成兩個或三個字的形式,讓人一看就知道它的來歷和起名的涵義。舉例如下:
葉知秋:即“一葉知秋”,看到一片樹葉落下,便知道秋天來臨了。以此比喻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可以從某些細微跡象看出整個形勢的發(fā)展趨向。
吉天相:即“吉人天相”,好人自會得到上天的保護和幫助,此名對主人有深深的祝福之意。
萬斯年:即“億萬斯年”。形容無限長遠的年代,來日方長,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二種是綱目式,將成語用幾個關鍵字,提綱挈領地表現(xiàn)出來。
如劉海粟:滄海一粟;程思源:飲水思源;毛致用;學以致用;祝馨香:馨香禱祝等。這種形式比較隨機,對姓氏沒有特別的要求。
第三種是諧音式,即采用以上兩種方式,根據(jù)需要用諧音字替換成語中的原字,舉例如下:
鐘志誠:“鐘”即“眾志成城”,大家同心協(xié)力,就像城墻一樣牢固。比喻大家精誠結,就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沈力行:“沈”即“身體力行”,親身體驗,努力實踐,表明主人的實干態(tài)度。 馮甘雨:“馮”即“久逢甘雨”,比喻一直渴望的東西得到了滿足。
辛花:“辛”即“心花怒”,形容非常開心。
給寶寶取名時巧用成語起名應注意一個“巧”字,一是成語的表述要準確、醒目,讓人一目了然,不能發(fā)生歧義或誤解;二是選擇的成語要適宜于起名,要俗共賞,既致又能讓人讀懂、理解,要有積極意義。
。。。。。。。。。。。。。。。。。
張文韜
取自成語“文韜武略”
【解釋】: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nèi)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七回:“你便有文韜武略,怎逃出地網(wǎng)天羅。”
張芝蘭
取自成語“芝蘭之室”
【解釋】:比喻良好的環(huán)境。
【出自】:漢·戴德《大戴禮》:“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薄犊鬃蛹艺Z·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br class="sysbr">
張冰雪
取自成語“冰雪聰明”
【解釋】: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自】: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br class="sysbr">
張家好
取自成語“通家之好”
【解釋】:指兩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樣。
【出自】: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有西鄰趙國器,是這揚州奴父親,與老夫三十載通家之好?!?br class="sysbr">
張芒芒
取自成語“芒芒苦?!?br class="sysbr">【解釋】:佛教語,遼闊深遠的樣子。比喻苦難無窮無盡。
【出自】:宋·張君房《云笈七簽》
張明亮
取自成語“心明眼亮”
【解釋】: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問題敏銳,能辨別是非。
【出自】:老舍《神拳》:“神團辦事,心明眼亮?!?br class="sysbr">
張躍飛
取自成語“魚躍鳶飛”
【解釋】:指萬物各得其所。
【出自】:《詩·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br class="sysbr">
張伶俐
取自成語“口齒伶俐”
【解釋】: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素日雖然口角伶俐,此時一心卻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也身亡命殞?!?br class="sysbr">
張典雅
取自成語“典則俊雅”
【解釋】:端莊高雅而標致。
【出自】:《紅樓夢》第十四回:“一切張羅款待,都是鳳姐一人周全承應……
張燕語
取自成語“鶯聲燕語”
【解釋】: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聲音。
【出自】:元·關漢卿《金線池》楔子:“裊娜復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
張星星
取自成語“星星之火”
【解釋】:一點點小火星。比喻開始時策小,但有遠大發(fā)展前途的新事物。
【出自】:《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br class="sysbr">
張逢春
取自成語“枯木逢春”
【解釋】:逢:遇到??莞傻臉溆龅搅舜禾?,又恢復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
【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聲明:本文為 天賜佳名 編輯,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