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onpc"><legend id="qonpc"></legend></pre><em id="qonpc"></em>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_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_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_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_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_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周六前包括周六嗎(姓周劉怎么起名字)

      2023-09-01 00:25:09
      八字起名網(wǎng) > 八字起名 > 周六前包括周六嗎(姓周劉怎么起名字)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勚芰鞍ㄖ芰鶈?,以及姓周劉怎么起名字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暑期高校學(xué)生資助熱線擴大開通范圍 為學(xué)生和家長答疑解惑

      央視網(wǎng)消息: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暑期高校學(xué)生資助熱線電話7月1日開通。2023年教育部還擴大了熱線電話范圍,要求各中央部屬高校、各?。▍^(qū)、市)高校全都開通暑期高校學(xué)生資助熱線電話,為家長和學(xué)生提供政策咨詢服務(wù)。

      2023年,教育部將連續(xù)第19年開通暑期高校學(xué)生資助熱線電話,電話號碼為010—66097980、010—66096590。暑期集中受理時段從7月1日開始至9月15日結(jié)束,共77天,受理時間為每天(含周六、日)8:00—20:00。教育部常年開通的學(xué)生資助熱線電話與暑期高校學(xué)生資助熱線電話號碼相同,其他學(xué)段學(xué)生和家長若需要相關(guān)學(xué)生資助政策咨詢或問題投訴,也可繼續(xù)撥打該電話。

      教育部暑期高校學(xué)生資助熱線電話開通19年來,一直深受社會廣泛關(guān)注,對幫助學(xué)生和家長準確了解國家各項學(xué)生資助政策,為他們答疑解惑、排憂解難等起到了積極作用。2023年,為進一步向?qū)W生與家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wù)與幫助,教育部全面擴大熱線電話開通范圍,要求各中央部屬高校,全國各省(區(qū)、市)及所屬高校、市(地、州、盟)、縣(市、區(qū)、旗)全部開通暑期高校學(xué)生資助熱線電話。

      教育部特別提醒學(xué)生和家長,開學(xué)前后是詐騙高發(fā)期,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詐騙。有問題應(yīng)通過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等正式渠道咨詢,或及時向老師、家長求助,避免上當受騙。

      來源: 央視網(wǎng)

      劉家人出上聯(lián):“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出下聯(lián),霸氣十足

      在我國古代曾經(jīng)涌現(xiàn)出了各種不同的文學(xué)形式,而在這其中,對聯(lián)以其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diào)、語言凝練等特點,成為了古往今來各大文人的心頭之好,在一副對聯(lián)中,可以用典故、取諧音甚至故意少字也能表達出不同的意思,因此而起的奇聞軼事更是層出不窮。

      這種上下兩聯(lián)的特殊形式,使其成為了各類才子利用才氣進行交鋒的場地,曾有一位劉氏家族的才子給出過“劉邦劉備劉德華”的上聯(lián),請隔壁的周氏家族對出下聯(lián),周氏家族的才子也不甘示弱,不但快速的對出的下聯(lián),并且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diào),這樣一副對聯(lián)讓人嘖嘖稱奇。

      劉氏家族出上聯(lián)

      上面故事中講到的劉氏家族給出的上聯(lián)看似僅僅是普通的使用了同為劉氏姓氏的之名人物,但是細細的品位起來卻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暗藏玄機。這樣一副上聯(lián)并不僅僅是簡單的人名堆砌,更是按照歷史時間順序排列了所有的名人,這些人的鼎鼎大名不但都家喻戶曉,并且在最后以現(xiàn)在仍然活躍在世人眼中的名人結(jié)尾,暗示劉氏家族不但人才輩出,且綿延不絕。

      劉氏家族給出這樣一副上聯(lián)可以說是極為犀利,周氏家族若是想要對出一副與之匹配的下聯(lián)而不落人笑柄,除了考慮到對仗能否工整和平仄是否協(xié)調(diào)以外,還必須考慮到所用的名人在歷史上登場的時間以及功績能否與上聯(lián)中歷史人物的功績平起平坐,只有同時滿足這四個條件,才能夠顯示出自身實力,表示周氏家族并沒有甘拜下風。

      要想對上這樣的上聯(lián)難度不可謂不低,但是周氏家族的才子很快便想出了下聯(lián)。下聯(lián)一出,便讓個家族的人都拍案叫絕。周氏家族給出的下聯(lián)便是“周勃周瑜周潤發(fā)”,這樣一副下聯(lián)不但對仗工整,用典適當,各個名人的出場時間順序更是與上聯(lián)完美匹配,而名人的名氣與功績也不落下風。周家就這樣既為自己贏得了面子,又沒有丟了里子。

      對聯(lián)中的名人

      周家與劉家針鋒相對的對聯(lián)以這樣一種結(jié)果完美的結(jié)束了,兩個家族都為自己的姓氏感到增光添彩揚眉吐氣,又沒有傷了兩家的和氣,這一場文人之間的交鋒可以說是一種傳奇。而對聯(lián)中兩個家族各自所提出的名人則更是值得我們仔細推敲。

      劉家給出的上聯(lián)中,第一個名人便是漢高祖劉邦,傳說漢高祖劉邦曾經(jīng)在年輕的時候于芒碭山斬白蛇起義,率領(lǐng)義軍推翻了秦朝的暴政,后又南征北戰(zhàn),平定天下,建立了漢朝。

      而周家的對出的下聯(lián)中,第一個名人周勃則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在劉邦死后還親自指揮平定叛亂,擁立漢文帝即位,可以說漢朝的建立與強盛都與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而上聯(lián)第二個名人便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漢昭烈帝劉備,劉備與劉邦一樣,出身貧苦,空有皇叔之名,前半生卻漂泊無依。但是他依靠著自己的仁義與胸襟,最終成為了能夠三分天下的領(lǐng)袖。

      下聯(lián)與之相對的,是三國時期有著“美周郎”之稱的周瑜,周瑜雖然并非領(lǐng)袖,但卻也是吳國的開國功臣,在孫堅死后,他盡心盡力的輔佐孫策,最終成就了一番霸業(yè)。

      上下聯(lián)中的最后兩個人,在如今比這些歷史人物更加知名。劉德華作為香港影視歌三棲明星,在年輕時依靠自己的努力與膽識打拼出了一片天地,時至今日,他已經(jīng)成為了兩岸三地最為知名的男明星。身為演員的周潤發(fā)的經(jīng)歷更為傳奇,自無線電視演員訓(xùn)練班畢業(yè)后,他依靠熒幕上一個又一個的經(jīng)典角色征服了全國觀眾。

      其他知名人物

      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波瀾壯闊,在這其中曾經(jīng)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的文臣武將,他們往往都擁有著屬于自己的傳奇人生經(jīng)歷。劉姓與周姓分別作為我國第四大和第六大姓氏,除了對聯(lián)中的所提到的名人,還有著許許多多不同出身的歷史名人。只是對聯(lián)為了對仗工整未能將這些人物進行意義介紹。

      劉姓的劉伯溫就比較出名,他是元末明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軍事家,也是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重要功臣。劉伯溫曾在元朝末年通過科舉進入官場,很快他便因忍受不了官場黑暗而辭官。

      朱元璋聽說此事后,便馬上前往他的住處進行拜訪,兩人一拍即合,從此之后他便一心輔佐朱元璋,為明朝的建立和穩(wěn)定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而前面提到的周勃之子周亞夫也是周姓的代表人物,其生卒年不詳,在周勃去世后,他承襲了父親的爵位與官職,從此便開始了在邊境防守匈奴進犯的軍旅生涯。在防守邊境的過程中,周亞夫立下了汗馬功勞,很快便得到了漢景帝的重用,官至太尉,位列三公。

      在漢景帝即位后不久,七國之亂爆發(fā),周亞夫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幾個月內(nèi)便平定了國內(nèi)的叛亂,使?jié)h朝重新歸于穩(wěn)定。

      結(jié)語

      其實劉氏家族與周氏家族對對聯(lián),并非是兩大家族關(guān)系緊張,需要以此種方式針鋒相對。這個故事中所透露出來的,其實是周、劉兩個家族對各自姓氏以及姓氏所代表的傳承的一種認同感與歸屬感。隨著我國文化的發(fā)展,姓氏早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區(qū)分人群的符號,更是一種文化上的歸屬。

      在我國長達五千年的歷史中,風流文臣與英雄武將層出不窮。在百家姓中幾乎每一個姓氏都有屬于它的知名人物。這足以說明,不論是百家姓中哪一個姓氏,在都是我國十分重要的姓氏,更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扒一扒周姓起源和周姓祖先的故事

      根據(jù)2021年5月11日發(fā)布的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國周姓人口2540萬,占全國總?cè)丝诘?.81%,排在王李張劉陳楊趙黃之后,在全國姓氏人口排名中位列第9,今天就來詳細扒一扒周姓起源和周姓祖先的故事。

      百家姓——周

      周姓的主要來源

      周姓有如下五個主要來源,按照出現(xiàn)的年代先后,下面逐一介紹:

      一、源自黃帝時期的大將周昌

      二、源自商朝時期的太史周任

      三、源自周朝始祖后稷姬棄

      四、源自周文王姬昌

      五、源自周公姬旦

      一、黃帝時期的大將周昌的后代

      根據(jù)清代陳廷煒1831年出版的《姓氏考略》記載,中國歷史上有記錄的第一個姓周的人是黃帝時期擔任大將的周昌,距今4700年以上,他的后代是最早的一批周姓的人。

      黃帝,姓姬,名軒轅,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鄭),因此也被稱為有熊氏,是中華人文始祖,上古時期的五帝之首。傳說黃帝生于公元前2717年三月初三(距今4740年),俗話常說“”二月二,龍?zhí)ь^;三月三,生軒轅”,所以每年的三月初三黃帝生日這一天,全球各地華人都會匯聚黃帝故里尋根問祖,舉行盛大的拜祖大典。

      河南新鄭黃帝故里景區(qū)的黃帝雕像

      三月初三這一天,同時還是上巳節(jié),也叫春沐節(jié),最早記載可見于春秋時期(770-476),在這天,人們會跑到河邊水邊舉行祭禮,沐浴,洗去一年的不詳、霉運、災(zāi)禍和病痛,除災(zāi)求福,這個活動被稱之為祓禊fúxì,同時也會有采蘭、飲酒、嬉戲等活動?,F(xiàn)代很多年輕的漢服愛好者也喜歡在這一天舉辦漢服節(jié)、漢服游春會等等弘揚漢族文化的活動。這一天同時還是壯族同胞的民歌節(jié)。

      三月初三漢族上巳節(jié)

      三月初三壯族民歌節(jié)

      二、商朝時期的太史周任的后代

      同樣,還是清代陳廷煒1831年出版的《姓氏考略》中記載,在商朝(公元前1600-1046,距今3623-3069年)也有一位姓周的太史名叫周任,他的后代也以周為姓,算是較早的一支周姓。

      太史是夏朝就開始有的官職,早期主要的工作包括:幫國君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祭祀。《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和他父親司馬談都是此職位,官方史料的專職記錄者,天下大事各種文書都要經(jīng)過太史,甚至還有選拔人才的職責。

      魏晉南北朝時期,太史修史的職責交給了著作郎,太史只負責推算天文歷法,自此以后,太史基本主要負責天文歷法了,觀測日月星辰、風云、氣候,負責每年制訂歷法,呈報給皇帝后頒布,選擇祭祀、冠婚及其他重大典禮的良辰吉日。歷代叫法略有差異,夏商周叫太史,秦漢時期叫太史令,隋朝叫太史監(jiān),唐朝初叫太史局,唐朝后期以及五代十國時候叫司天臺,宋朝叫太史局、司天監(jiān)、天文院,遼國叫司天監(jiān),金朝叫司天臺,元朝叫太史院,明清叫欽天監(jiān)。

      司馬遷

      三、周朝始祖后稷姬棄的后代

      周姓的第三個主要來源是后稷jì,后稷被人們尊稱為谷神,農(nóng)神,農(nóng)耕始祖。后稷兩字其實并非名字,而是一個尊稱,其中后的意思是君王,稷的本意是粟,古人將稷當作百谷之長,通指谷物糧食,所以后稷合起來的含義就是谷物之王,也就是谷神或農(nóng)神。其實類似叫法還有很多,在之前的中提到一個夏朝的君主姒相和篡位的有窮氏后羿,都是類似用法,在《竹書紀年》里面稱之為“后相繼位二年”。

      后稷本姓姬,名姬棄,是黃帝的玄孫,帝嚳的兒子,兄弟一共五個,老大姬摯,老二姬棄(后稷),老三堯(祁放勛),老四子契(閼伯),老五臺璽,其中老二姬棄和老五臺璽是帝嚳的元妃(正宮)姜嫄同母所生,其余老大、老三、老四是帝嚳的次妃所生。

      后稷畫像(明代人繪制)

      老大姬摯繼承帝嚳的部落首領(lǐng)位置,在任內(nèi)表現(xiàn)一般,9年后禪讓給三弟堯。姬摯有個同母的親妹妹,叫嫦娥,就是嫦娥奔月的原型人物。

      老二姬棄從小就喜歡研究種植,從小到大,在種植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三弟堯接受老大禪讓后,把二哥姬棄拜為相并封在有邰(今陜西武功縣),姬棄在任職期間開創(chuàng)性地建立了糧食儲備庫和畎quǎn畝種植法,通過糧食儲備,在災(zāi)荒之年放糧救饑能夠有效緩解糧食緊張,讓百姓不至于餓肚子;所謂畎畝法,也叫壟溝法,畎是溝,畝是壟,對于地勢高的田地,農(nóng)作物種在畎里(溝里),有利于抗旱保墑;對于地勢低的田地,農(nóng)作物種在畝上(壟上),有利于排水防澇,至今我國北方的田地依然在沿用此法。姬棄還安排賜給百姓各種種子,教會百姓耕種各種糧食,提升了整個國家的糧食產(chǎn)量,豐富了種植的糧食種類,正因為姬棄在農(nóng)業(yè)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被當時的百姓廣泛稱頌,才有了后稷的稱號。

      典型的北方農(nóng)田(畎畝種植法)

      老四子契,被老三堯封在商(今河南商丘)這個地方,并擔任火正一職位,負責管火,放火燒山、開荒耕種、鍛造武器等,建造閼伯臺觀測星象,據(jù)此判斷農(nóng)業(yè)年景的好壞,民間將他稱之為火神,子契封在商,住在商,葬在商,他的墓冢就被叫做商丘,這也是現(xiàn)在商丘名字的來由,他的后代湯建立了商朝,子契就被尊為商朝的始祖,子也成為商朝的國姓。

      同是帝嚳之子,為啥老四契姓子?據(jù)說是因為契的母親簡狄吞食玄鳥卵 (子)才生了他,因此被賜子姓。同理,為啥同為帝嚳之子,老三堯姓祁,有兩種說法,因為堯的母親來自伊耆侯國(今河南伊川),堯隨母親而以伊耆為氏,另一種說法是堯出生在伊祁(今河北順平有伊祁山),所以堯隨出生地以伊祁為氏,堯的后世子孫為了將堯這一支區(qū)別于帝嚳的其他姬姓子孫分支,稱為祁氏。

      老四子契的后代先發(fā)達,由后代商湯(子履)建立了商朝,老二姬棄的后代作為其中一個封國,封于周原。老四家傳了多代之后到商紂王(子受)時期,暴虐不得人心,老二姬棄的后代周武王(姬發(fā)),替天行道,聯(lián)合各諸侯國,滅了商紂王,建立了周朝。

      看過我之前的文章和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武王伐紂、秦滅趙、楚國滅黃國有非常相似的感覺,都是隔了多代以后,同姓兄弟的后代之間的征伐。

      后稷雕塑(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博覽園)

      四、周文王姬昌的后代

      后稷姬棄的后代姬亶dǎn,被到西部夷狄所逼,帶領(lǐng)族人從祖先姬棄的封地有邰(陜西武功縣),遷徙到周原(陜西岐山)定居,族人從此就被稱為周族,到周文王姬昌的時候,這一支姬姓周族公族,就以國為氏稱為姬姓周氏,到秦漢時期,姓氏逐漸合一,姬姓周氏的后代很多就變成了周姓,因此,周文王姬昌被周姓后代尊為周姓始祖。

      《史記·周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商朝的諸侯國虞國(今山西平陸)、芮國(今山西芮城)發(fā)生土地邊界糾紛,吵得不可開交,一起到周國找姬昌評判,到了周地后,發(fā)現(xiàn)周國人們相互禮讓,長幼有序,雙方都感覺非常慚愧,說道:我們爭吵不休的東西,是周國人引以為恥的東西,還好意思去找人家仲裁,自取其辱罷了。于是相互禮讓離去,邊界各退一步。其他諸侯國聽聞這件事情后,只要有矛盾糾紛,都來找姬昌評判,由此可見姬昌在商朝后期諸侯中的聲望之高。雖然只是商朝的一介諸侯,卻事實上成了天下諸侯們的道德楷模。自此以后,諸侯們紛紛擁戴西伯侯姬昌為王,史稱周文王,為后續(xù)周武王伐紂奠定了基礎(chǔ)。

      周文王姬昌(前1152―前1056)

      五、周公姬旦的后代

      周文王和正妃太姒sì一共生了10個兒子,從長到幼分別是:1伯邑考姬考、2周武王姬發(fā)、3管叔姬鮮、4周公姬旦、5蔡叔姬度、6曹叔姬振鐸、7郕叔姬武、8霍叔姬處、9康叔姬封,10冉季姬載。老大早逝,周文王死后將王位傳給了老二姬發(fā),也就是周武王。

      老大姬考史書中沒有記載具體怎么死的,但他的謚號伯邑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他的命運結(jié)局,伯是老大,邑的意思是冤屈,考是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冤屈而死的老大考,小說《封神演義》中寫的是伯邑考被紂王烹殺后做成肉羹讓周文王吃,來考驗周文王,周文王忍痛吃下打消紂王疑慮,才從被扣押在商朝都城給紂王做司機的人質(zhì)狀態(tài),放歸到自己的封地周。紂王在周文王吃下肉羹后還諷刺說:圣人不會吃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誰說西伯昌是圣人?吃了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fā)率各路諸侯組成的大軍在朝歌打敗商紂王,建立周朝。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對于如何安置持續(xù)500年的廣大商朝遺民做了精心的設(shè)計,釋放被紂王關(guān)押的叔叔箕子、修繕紂王另一個叔叔忠臣比干的陵墓、散發(fā)紂王搜刮的財富、封紂王兒子武庚在商朝故都朝歌(河南鶴壁淇縣)等措施來安撫商朝遺民的民心,同時在朝歌的東面、南面和北面設(shè)了三個封地衛(wèi)、鄘yōng(河南汲縣)、邶bèi(河南湯陰),分別安排三個兄弟老三管叔姬鮮,老五蔡叔姬度、老八霍叔姬去統(tǒng)治,將紂王兒子武庚和商朝故都圍起來監(jiān)視,史稱“三監(jiān)”。

      三年后,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年幼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成為周成王,周武王臨終委托四弟周公姬旦輔佐周成王,周公姬旦在武王伐紂時就是周武王的得力助手,周武王日常軍政大事和各種疑難小事都會征詢四弟姬旦的意見。周成王年齡太小,周公就親自攝政,結(jié)果引起其他一些兄弟的不滿。

      以老三管叔姬鮮為首的三監(jiān)到處散播謠言稱周公攝政對成王不利,紂王兒子武庚借機煽風點火調(diào)撥兄弟關(guān)系,同時偷偷聯(lián)系商都東邊的一些小諸侯國徐、奄、薄等表示愿意助力三監(jiān),一起發(fā)動叛亂,史稱三監(jiān)之亂。公元前1042年開始,周公姬旦率軍東征,花了3年時間才徹底平定三監(jiān)之亂,將東夷各個參與叛亂的小國一一掃平,將主謀三管叔姬鮮和紂王兒子武庚誅殺,流放幫兇老五蔡叔姬度、將老八霍叔姬廢為庶人,重新分封諸侯,將商朝故地一分為二,一半封給紂王哥哥微子(子啟),定都商丘,國號宋;另一半封給自己最信任的九弟康叔姬封,依然定都朝歌,國號衛(wèi)。為鞏固對東夷的統(tǒng)治,周公主持營建周朝新的國都洛邑(今洛陽),并建立一整套的禮樂制度體系,成為周朝禮樂制度的開創(chuàng)人和奠基人。

      周公姬旦

      周公姬旦之后,次子姬陳在周朝繼續(xù)輔佐王室,并且世代繼承了周公這一爵位。到周桓王時期,周公旦的9世孫周公黑肩作為卿士輔佐周桓王,周桓王比較喜歡次子王子克,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姬林病重,臨終前將王子克托付給周公黑肩。

      公元前697年,周桓王駕崩,長子姬佗繼承王位,成為周莊王。周公黑肩密謀試圖殺掉周莊王,讓次子王子克繼承王位,大夫辛伯得知后,勸他不要亂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辛伯大意是:妻妾地位相同、庶子等同于嫡子、權(quán)臣和卿士爭權(quán)、大的城邑跟國都同等規(guī)模,是一個國家禍亂的幾大根源。周公黑肩聽不進去,辛伯不得已向周莊王告密,全盤揭露了周公黑肩的陰謀,周莊王先下手為強下令將周公黑肩殺死,王子克見事情敗露,逃往燕國。史稱王子克之亂。周公黑肩的后代從此為了避禍而改姬姓為周姓。

      周姓的其他來源

      周姓的其他來源主要是周朝之后歷朝歷代的各種賜姓和改姓,主要包括:

      一、唐朝唐玄宗時期為避諱皇帝名字姬姓改姓周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因為名字中基與姬發(fā)音相近,都城長安的姬姓周王室后人,為避諱皇帝名字,改姬姓為周姓。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二、五代十國時期后梁成油被賜周姓

      公元907年,朱溫以禪讓之名接受唐哀帝禪位,正式登基,國號大梁,定都開封,史稱后梁。唐末荊南節(jié)度使成油,作為后梁建國功臣,在死后被朱溫賜姓周,從此成油后代從成姓改為周姓。

      三、元末泉州望族蘇姓后人為避禍遷臺灣新竹改周姓

      唐末蘇益長期定居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經(jīng)過幾代人努力,逐漸成為泉州望族,子嗣旺盛,財產(chǎn)豐盈,元朝末年亂世中,家族財產(chǎn)被沒收,族人受到元朝官軍圍剿,家族后代蘇可安為逃避災(zāi)禍而改為周姓,后代遷居至臺灣省新竹縣,繁衍至今。

      四、明末長沙藩王后代為避禍朱姓改周姓

      明朝初年,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朱元璋將自己的第八個兒子朱梓封在長沙,稱為潭王,并且在長沙仿照南京故宮,建造了一個縮小版的藩王府,朱梓于1385年就藩于長沙,《明史·諸王列傳》稱朱梓是英敏好學(xué),一個溫文爾雅的藩王,常常召集儒士到府中飲酒作詩。公元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他的老丈人和大舅哥因牽涉到胡惟庸案被殺,朱梓惶恐不安,在朱元璋召集他兩口子進京時,出于過度恐懼,兩口子一起自焚而死。

      朱元璋的第十九個兒子朱橞,明朝初期被封在河北宣化,因宣化古時候被稱為谷地而被稱為谷王,靖難之役中,投靠朱棣,并在進攻南京時打開南京金川城門有功,于1402年被朱棣封到長沙,朱橞到長沙后可以說是只手遮天,專橫跋扈,后面逐漸野心膨脹到偷偷招兵買馬,準備武器,企圖謀反的地步,最終被府內(nèi)都督僉事(府內(nèi)軍紀官,三品官)張興上奏揭發(fā),公元1417年,明成祖朱棣將朱橞父子都廢為庶人,被廢以后,朱橞萬念俱灰,在長沙西面的一座山里的寺廟出家為僧,這座山因他在此出家而被稱之為谷山。

      長沙第3任藩王是襄憲王朱瞻墡,1429年來長沙就藩,1436年離開返回襄陽就藩。

      長沙第4任藩王是吉簡王朱見浚,1477年20歲時來長沙就藩,大規(guī)模改建藩王府,成為在長沙呆的最久的藩王,也是第1代吉王,他的后代在長沙承襲吉王達10代,分別是:

      第2代吉王吉悼王朱祐枎(吉簡王長子,追封)

      第3代吉王吉定王朱厚焨(吉悼王長子),1529年-1539年共在位11年;

      第4代吉王吉端王朱載均(吉定王長子),1540年-1561年共在位22年;

      第5代吉王吉莊王朱翊鎮(zhèn)(吉端王次子),1563年-1570年共在位8年;

      第6代吉王吉宣王朱翊鑾(吉端王長子),1572年-1618年共在位47年;

      第7代吉王吉安王朱常淳(吉宣王長子,追封)1618年;

      第8代吉王吉貞王朱由棟(吉安王長子),1621年-1636年共在位16年;

      第9代吉王朱慈灶(祚)(吉貞王長子),1639年-1643年共在位5年;

      第10代吉王朱慈煃(吉貞王次子),1644年-1662年共在位19年。薨于緬甸。

      第9代吉王朱慈灶(祚)在明末張獻忠起義中退守寧鄉(xiāng),與當?shù)匚溲b一起誓死抵抗,被張獻忠部絞殺。明朝大員寧鄉(xiāng)進士周堪賡當時也退居寧鄉(xiāng),將吉王朱慈灶(祚)的兒子隱藏起來,并派侄兒周鏻秘密送到寧鄉(xiāng)大屯云鄉(xiāng)下周家,將朱姓改為周姓,讓第9代吉王的血脈得以延續(xù)。

      周字起源和周姓圖騰的含義

      一、周字的含義和起源

      周字最早的寫法來自于甲骨文上的周字,最初寫法是一個象形字,四周密閉的田地中種著一些植物?!墩f文解字》的解釋是:周,密也。表示周密的含義,與疏反義。

      周字的演進

      二、周姓圖騰的含義

      周姓圖騰,反映了周姓始祖后稷姬棄誕生的傳說以及周字最初的含義。

      傳說姬棄的生母姜嫄,踩了一個其大于常人的巨人足印后生下姬棄,生下后覺得兒子是妖,就偷偷把他丟到一個狹窄的巷子里,結(jié)果經(jīng)過巷子的牛馬都自動避開嬰兒;后來又把他丟到山林里,碰巧山林里人多沒丟成;最后把他丟到結(jié)冰的河面上,忽然又飛來一只大鳥,用自己的羽翼把嬰兒蓋住,以防嬰兒凍僵。連丟3次,嬰兒宛如有神庇佑,生母姜嫄認為是神的指示,便將姬棄抱回來精心扶養(yǎng),這也是他名字棄的由來。

      再來看周氏圖騰就很好理解了,上面是商朝甲骨文中周字最早的寫法。下面是一個大鳥庇佑著一個嬰兒——周姓始祖姬棄。

      周氏圖騰

      周姓祖地和祭祖活動

      周姓幾個主要來源:1黃帝時期大將周昌、2商朝時期太史周任、3周朝始祖后稷姬棄、4周朝奠基者周文王姬昌、5周朝禮樂制度制定者周公姬旦。這5個來源中,前兩個是兩個單獨的周姓分支,后3個同源,都是姬姓周氏,區(qū)別在于后代尊哪位為周的得姓始祖。

      從后續(xù)歷史發(fā)展看,這真正讓周姓發(fā)展壯大的是歷時將近800年的周朝(前1046-前256),周朝始祖后稷姬棄出在稷山(今山西省稷山縣),被堯封在有邰(今陜西武功縣);后代古公亶父姬亶帶領(lǐng)族人遷居至周原(陜西岐山縣)后,整個部族才被稱之為周族周人;到周文王姬昌的時候,遷都到豐(西安西南);周武王伐紂成功后,定都鎬京(宗周,今西安長安區(qū));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時期周公營建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并建議周成王遷都;但直到公元前791年西周滅亡后,周平王才遷到東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公元前256年東周被秦國所滅,末代周赧王從洛邑遷居至慶陽城(今河南汝州市)。

      以周姓最主要的來源姬姓周氏為核心,來探討周姓祖地,周朝從始祖后稷姬棄開始,周姓祖先的居住地和周朝都城變了好多次,上段所提這些地方,不好說哪個是大家公認的周姓祖地。目前而言,全國最大的周姓祭祖活動,是每年在河南省汝州市慶陽古城舉辦的周氏汝南堂拜祖大典,全球周氏宗親認可,以周赧王最后的居住地河南汝州慶陽故城作為祖地,來舉辦周氏拜祖大典,畢竟周赧王之后,周朝就滅亡了,周朝公族大多數(shù)從此就以周為姓了。

      2018年4月14日,戊戌年中國·汝州周氏汝南堂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鎮(zhèn)寺上村周赧王陵前舉行,共有11個國家26個省600多名周氏宗親參加了此次拜祖大典。

      2018年在汝州周赧王陵舉辦的周氏汝南堂拜祖大典

      

      中國駐新加坡使館提醒赴華人員關(guān)注新增號源、警惕“刷號”詐騙

      來源: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領(lǐng)事

      近日,中國駐新加坡使館連續(xù)收到本地民眾投訴遭遇社交媒體上“刷號辦簽證”詐騙,個人信息被冒用等情況,使館已指導(dǎo)當事人向警方報案。

      為妥善應(yīng)對暑期來臨前簽證申請量激增的情況,我館要求中國簽證申請中心采取包括周六加班、增加預(yù)約容量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受理能力,滿足中外人員往來需求。即日起未來四周內(nèi),簽證中心在已放2萬個預(yù)約號的基礎(chǔ)上,還將新增4000多個號源,以有效緩解赴華簽證需求。

      鑒此,中國駐新加坡使館鄭重提示:請擬赴華申請人警惕所謂“刷號”廣告,勿輕信網(wǎng)上兜售的“搶號”業(yè)務(wù),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好個人和家庭隱私,確保出行順利。

      作者:piikee | 分類:八字起名 | 瀏覽:45 | 評論:0
      都安| 成武县| 威远县| 青铜峡市| 怀远县| 桐乡市| 梁平县| 长治市| 常熟市| 咸丰县| 环江| 南川市| 石阡县| 绍兴市| 驻马店市| 伊宁市| 云南省| 海南省| 高清| 时尚| 庄浪县| 绥阳县| 潜山县| 四子王旗| 宁城县| 宜阳县| 保靖县| 江阴市| 孟村| 琼海市| 东城区| 贡觉县| 东至县| 台北县| 微山县| 永安市| 肃宁县| 隆尧县| 怀安县| 贵州省|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