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qonpc"><legend id="qonpc"></legend></pre><em id="qonpc"></em>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_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_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_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_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_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作品集起名字同作品集前言范文300字

      2024-12-09 13:38:30
      八字起名網 > 八字起名 > 作品集起名字同作品集前言范文300字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作品集起名字,以及作品集前言范文300字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推文:晨曦_周而復始

      周而復始的作品有《晨曦》《細雨》《霧靄》《晴空》《白露》《晨曦番外之守望同行》等。光看名字就知道取名不是為了小說內容。是為了成系列啊!但他的文都比較現實像,筆下人物都不虛偽。感覺他們就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某個地方!

      《晨曦》:

      冷酷qiáng勢(溫柔細心)攻王峻

      天然呆受(心機都寫在臉上)陳素

      配角:高遠,劉振東

      這是我看了記憶很深,n刷很多遍的高干文。主要講述的是陳素從農村考到大城市想改變人生的命運卻遇見了王峻,他的人生也改變了,在王峻等人的幫助下,他再一次高三復讀后進入北大學習,兩人的關系在一次煤礦塌陷后變得穩(wěn)定,很溫馨的一個故事。

      《細雨》

      <細雨>是一個兼于現實和理想之間的人生故事,

      我只想用文筆來化解現實中城市人與人之間的冷漠,

      眷戀著奢華和激qíng的朋友們請諒解我寫作的反向,

      我所重點描繪著的是揣著夢想的普通人展望著的未來,

      并不是跌宕起伏的劇qíng,

      愿您將浮燥的心沉淀,中,

      隨著方有容的步伐一并同行。

      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串成絲絲的細雨滴落,

      化作雨后怡人的清新。

      漫步<細雨>之中,品位人生。

      又嘴欠又溫柔的盛則剛

      樂于助人積極向上的方有容

      寧書綸書法作品集序——唐云來

      寧書綸先生(1923-2021)

      去歲之秋,寧書綸先生八秩華誕,他的弟子們相互串聯(lián),出資出力,為寧先生舉辦了壽慶活動和師生書法展覽。我和幾位書道朋友應邀出席了這次慶典。無論在展廳還是在酒店,眾弟子對寧老的恭維崇敬之情,寧老對弟子的呵護關愛之至洋溢其間。其情洩洩,其樂融融,真是令人感動。最近,寧先生的弟子們又為老師籌印《寧書綸書法作品集》。他們奔走往來,四處蒐集作品、籌措資金、研究版式,看得出他們要將這部作品集作成一部凝聚師生濃情厚誼的、全面反映先生書法面貌的、印制精美超群的書法集,用此來報答先生的教誨之恩,也讓寧老師的書法藝術永遠流傳于世。

      寧書綸先生是津門書壇最有影響、有口皆碑的書法大家之一。這位八十多歲的老者,用了七十多個春秋潛神于翰墨。無論是社會的動蕩,還是生活的波折,都絲毫沒有動搖過他對書法的執(zhí)著追求;時到晚年,欣逢盛世,且有天倫之樂,他更對書法勤躬不輟,朝夕晨酣,為繁榮發(fā)展祖國的書法藝術付出了近乎畢生的心血。

      寧書綸先生書法的成功,在于他的家學淵源,在于他的孜孜不倦,在于它的融會貫通,在于他的謙和樸誠。由此形成了他鮮明的個人書法風貌。其楷書,寓形于歐(率更)、柳(公權),德情于李(北海)、趙(松雪);其行草,陶染出于二王,風規(guī)源自松雪。富豐神而妍潤,有勁健而閑雅,無館閣之板滯,饒文士之清奇。況復涉足于漢隸,意操刀于印章,更豐富了他書作的藝術涵量。孫過庭《書譜》有云:“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不是恰恰可以用來評價寧書綸先生的書法么?

      正因為如此,慕名從寧老學書者甚眾,使寧老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書法教育家。幾十年來,他持續(xù)不斷地在天津市的少年宮、青年宮、工人文化宮、文化館和書畫學院擔任書法教師,也接納了不少拜師求教的入室弟子,遍及全市,遍及全國乃至國外,人數達千人之眾。他教人書法,總是啟發(fā)求學者從古人入手,從傳統(tǒng)入手,從法度入手,循循然善誘人,并尊重每個弟子的天賦,支持他們的個性追求,沒有讓學生拘泥于自己所宗書體而不許學生越雷池一步。因此其弟子與中國書壇出類拔萃者甚蕃。最近幾年,許多活躍于書壇的中青年書法家皆出于寧老門下。寧先生對培養(yǎng)后學,繼承傳統(tǒng)文化事業(yè)注入了無限熱忱。

      尤其是讓我們稱道的,也無庸我們多說的,那就是寧老的人品。這位年逾八旬、久經滄桑的老人,從自己的切身經歷和體驗中,深切的體會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到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的偉大。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時時刻刻不忘把自己的藝術奉獻給社會、奉獻給人民、奉獻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賑災義舉,有他參加;扶貧助困,有他參與;國家有任務,他毫不退卻;群眾有困難,他有求必應?!吧菩挟斎什蛔?,義舉捷足為先”,數十年中,他從來不計較名次、地位,奉獻作品,從來不計較價錢。他把難以數計的作品獻給社會,也就把無法估量的深情獻給人民!他為我們年輕一代、為我們書壇、為我們的文藝界樹起了一面體現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旗幟!

      做為后學,同時又因工作關系,我與寧老師交往已達二十五個年頭。每說起他,都要萌生難以言表的崇敬之情,似乎有寫不完的話語。相信我是如此,書界其他朋友也會如此。在《寧書綸書法作品集》即將問世之際,我不揣庸昧,用數年前吟成的一首七絕作為本書序言的結尾:津門爭說寧書公,德藝雙馨眾口同。莫道桑榆秋色晚,滿園桃李正春風。

      二〇〇三年五月一日于天津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合影

      寧書綸先生八十華誕師生書法展2003年

      作品集編錄(一)

      前言:

      之前我們研究過一份關于ISSUU作品集點贊排名的爬蟲數據(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跳轉),最早發(fā)表在我個人的知乎賬號,而后是建筑學院等一些平臺,公眾號內并未發(fā)表,隨后一直有小伙伴后臺留言希望獲得高質量打包的作品集,所以我們做了這個編錄系列,本期為第一期,其中建筑相關十份,景觀相關兩份。以下內容為本工作室獨立推送,不具權威性,不承擔法律責任,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用于任何商業(yè)用途,轉載請告知,排名不分先后。

      Institution:EPFL-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

      Author:Alexandre Pavlidis

      Source:issuu.com/alexandrepavlidis/docs/portfolio_alexandre_pavlidis

      Ta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stitution:GSAPP-哥倫比亞大學建筑研究院

      Author:Boyuan Robert Jiang

      Source:issuu.com/boyuanrobertjiang/docs/boyuan_jiang_relate

      Ta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stitution:GSD-哈佛設計研究院

      Author:Ali karimi

      Source:issuu.com/sogkarimi/docs/ali_karimi_portfolio2

      Ta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stitution:GSD-哈佛設計研究院

      Author:Khoa vu

      Source: issuu.com/archdekk/docs/khoa_vu_araldo_a._cossutta_submissi

      Ta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stitution:GSD-哈佛設計研究院

      Author:Yutian Wang

      Source:issuu.com/yutianwang/docs/portfolio_of_yutian_wang

      Ta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stitution:HKU-香港大學

      Author:Alfred_Pun

      Source:issuu.com/alfredpun/docs/portfolio_e-copy_for_issuu

      Ta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stitution:KUL-魯汶大學

      Author:Carmine Errico

      Source: issuu.com/carmineerrico/docs/carmine_errico_architecture_portfol

      Ta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stitution:MIT-麻省理工學院

      Author:Zhifei Xu

      Source:issuu.com/zhifeixu/docs/zhifei_xu_portfolio

      Ta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stitution:Princeton-普林斯頓大學

      Author:Zigeng Wang

      Source:issuu.com/wangzigeng/docs/narrator_wang_zigeng_1500dpi

      Ta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stitution:UCL-巴特萊特建筑學院

      Author:Constantinos Marcou

      Source:issuu.com/c.marcou/docs/constantinos_marcou

      Ta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十一

      Institution:UCPH-哥本哈根大學

      Author:Gerard O'Connell

      Source: issuu.com/gerardoconnell/docs/portfolio_20170220_high

      Tag: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Design

      十二

      Institution:UPENN-賓夕法尼亞大學

      Author:Jieping Wang

      Source:issuu.com/jiepingwang/docs/milano_report

      Tag: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Design

      再一次申明,所有作品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需要看完整版的請轉到公共號,查看完整內容。想要獲得本期高清大圖,只需要留言關鍵字180904portfolio,就可以獲得高清大圖。如果有任何關于作品集問題,可以聯(lián)系我們。

      原文鏈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MzIxMzUyMQ==&mid=100000324&idx=1&sn=
      d70b3d9e12f6eb28d3d9432b72dee605&chksm=
      40330c7a7744856c3b995bb88ff4a5c16be431955598a119214deb542b5d1c6958fa30ebbe62#rd

      End


      作家東西:探索罪案的同時也探索心靈的浩瀚

      東西,本名田代琳。

      東西

      本名田代琳。主要作品:長篇小說《耳光響亮》《后悔錄》《篡改的命》。中篇小說《沒有語言的生活》獲首屆魯迅文學獎。部分作品翻譯為英文、法文、瑞典文、俄文、韓文、越南文、德文、捷克文、丹麥文等出版?,F為廣西民族大學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

      “很多作家把案件寫成了經典名著,司湯達的《紅與黑》,馬爾克斯的《一件事先張揚的謀殺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卡波特的《冷血》……他們通過罪案寫人間百態(tài),寫社會現實的真相。”作家東西如是說。

      東西最新的作品《回響》是以一部以罪案為內核的長篇小說:女主人公冉咚咚在偵破兇案的過程中,無意發(fā)現丈夫私自開房,于是,她既要偵破案件又要偵破感情,兩條線上的腦力激蕩和心理較量同時展開。罪案抽絲剝繭,峰回路轉,感情卻如墮煙云,歧路橫生。作者對每一個人物的心理都進行了“肆無忌憚”的深挖,秉“聲東擊西”“東成西就”之筆,“在探索罪案的同時,也探索心靈的浩瀚”。

      《回響》是東西的第四部長篇小說,此前的《耳光響亮》《后悔錄》《篡改的命》等,無不具有深刻的現實意味?!痘仨憽芬嗍菑纳虡I(yè)社會的種種現象出發(fā),以荒誕的“殺人外包”故事,揭露當代人對責任和焦慮的“轉包”和逃避,以及由此引發(fā)并加重了的彌漫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的信任危機。

      “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在寫當下、寫現實,就是想跟讀者一起共同來探討這個現實社會的人心。”東西告訴南都記者。緊貼現實的寫法容易缺失陌生感,往往在細枝末節(jié)遭人詬病,而架空歷史無疑是更輕省也更可以縱橫恣肆的方式。但東西似乎無懼挑戰(zhàn),幾十年專注于寫好我們每一個人沉浮其中卻熟視無睹的世俗人生——拆解它的荒誕與殘酷,也頌贊它的慈悲與溫情。

      訪談

      一條線接軌現實,一條線接軌家庭

      南都:《回響》是你繼《耳光響亮》《后悔錄》和《篡改的命》之后的第四部長篇小說。前三部長篇的題目,“耳光““后悔”和“篡改”都可以看成小說的文眼,《回響》這部小說的取名用意何在?

      東西:《回響》這部小說的結構決定了我用這個名字。小說分奇數章和偶數章,一邊是寫案件,一邊是寫家庭,兩者形成一種對比關系。當它們相互參照,會形成一種回聲、呼應。

      我在寫小說的過程中,也發(fā)現了很多對應關系。比如徐山川的家庭和慕達夫家庭的對應關系,夏冰清的父母跟她的關系和慕達夫的父母跟他的關系,以及冉咚咚與原生家庭的關系,我覺得都是挺有意思的一種對比。

      此外,這次我特別注重寫心理活動,對人的心理進行挖掘。其實我們的心理活動都是現實的投射,它也會形成一種“回聲”。如果我們要寫一部心理小說,它其實就是現實的“回響”。

      南都:《回響》很引人注目的一點是采用了雙線敘事結構,一條線是大坑案,一條線是刑警冉咚咚的婚姻糾葛。你為什么以這種結構方式鋪展情節(jié)?

      東西:首先一條是案件的線索,是直接觸及現實的內容。另一條是家庭生活,更趨向于心理描寫、情感探索。一條線接軌現實,一條線接軌家庭,它非常像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今天的上班族都這么干。我們試圖把工作和家庭分得清清楚楚,不要交叉。我們工作就工作,回家就回家。我想把工作和情感分開來,但實際上私下里,你的工作和你的情感波動、你的思緒還是交叉的。

      一條線的可讀性特別強,我也希望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有愉快的源頭,但是我又不想讓這個小說變成一個僅僅是好讀的小說,它還要有一些深層次的思考或者探究。因此另一條線上我盡量去挖掘內心。讓那些對情感有探索、對現代婚姻家庭生活有思考的人,也愿意去閱讀。

      你想看案件,可以跳著看奇數章。想看情感類的,去看偶數章。但是我想,凡是閱讀了這部小說的人,都不會跳著看的。因為它們之間是有交融的,你在家庭生活中的舉動,你對愛情的反應,有時候會受到工作的干擾。你在家庭里的情緒,也會不知不覺地帶到工作上來。表面上它們涇渭分明,實際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

      南都:《回響》里的“大坑案”本質上是一個買兇殺人案。這個案件為什么引起你的興趣?

      東西:寫在《回響》里的案件是虛構的,但是買兇殺人、層層接力委托這種案件是有的。我之所以注意這個問題,是因為它具有特別強的荒誕感。

      我們今天的很多東西都是在轉包的。比如說工程,一層層外包,做出來一個豆腐渣工程。但是假設你把一條生命拿來外包,就非常冷漠、殘酷。我也看到了很多我們今天對于責任的逃避,焦慮的轉移。很多東西很有意味。這種轉包方式是商業(yè)社會的普遍現象。商業(yè)社會的唯金錢至上的觀念,對人性是一個檢驗。當有人把殺人當作生意來做,我們對人性是非常絕望的。這個時候,一個警察出現了,她要把這件事情追查到底,最后一定要把兇手找出來,甚至還要理出他們的心理動機、理出他們該負的道德責任。最后正義戰(zhàn)勝邪惡。

      南都:可是在小說最后,層層轉包的始作俑者徐山川也沒有負擔殺人的責任。

      東西:你要知道,表面上這個人并沒有沾血,但其實他和另外幾個人都參與、推動了這個事件,人人手上都有鮮血。我們不能說只有最后那個執(zhí)行者才有罪,實際中間這些傳遞者都是有罪的。

      文學作品雖然不能作為法律條文去懲罰罪犯,但是這個故事寫出來以后,在讀者心里是有警示的。什么樣的罪需要什么樣的責任,這是在精神上、心理上都要承擔的。作家沒辦法把小說變成法律條文,可是它對人心有警示作用。

      南都:在小說后記里說,這部小說寫了好幾個開頭,一邊寫一邊否定,一邊否定一邊繼續(xù)寫。非常好奇那些被否定了的開頭是怎么樣的?

      東西:其實我很猶豫。我想,是從案件寫起呢,還是從家庭生活寫起。我想過幾種開頭的。如果從家庭生活開始寫呢,就是傳統(tǒng)文學的寫法,也是我過去的寫法。從推理、案件偵破開始,就和我過去的寫作不太一樣了。我想,讀者會不會接受這樣一個我呢?因為他們讀我的作品以前都是傳統(tǒng)文學的模式。

      同時,這是我第一次寫推理小說。開始也不是特別有信心,到底會不會寫得好?心里有些猶疑,甚至有些負擔。所以考慮,能不能用一種我輕車熟路的方法來寫,再把案件帶出來呢?我猶豫了很久,最后我還是決定按照現在這個開頭,以案件推理來寫。我想嘗試一下,寫一個推理小說、偵破小說。

      寫的過程其實也是習慣問題。有時候一個作家的寫作,進入狀態(tài)非常之難。你必須一邊寫一邊思考,你只有在寫的時候才知道,我這樣寫不對,我那樣寫沒用,其實也就是一種“試寫”。這也是一個帶領你快速進入小說思考的方式。這是我的一個創(chuàng)作習慣。

      因此,每一部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我的開頭都是猶猶豫豫的。這個小說寫了好幾個開頭。而我選擇了現在這個開頭寫下去的原因是,這樣的開頭更有懸念、更有吸引力,能夠吸引讀者往下看。

      南都:嚴肅作家寫這種小說的時候會不會擔心不小心寫成類型小說?

      東西:對,其實婚姻線就是一種平衡。這個小說你去掉任何一條線索它都不完整,兩條線在互補,加上人物心里的波瀾壯闊的東西,它才能維持藝術上的平衡。這就既有了可讀性,又完成了我想要的嚴肅性和純文學的一貫的特質。

      感情比案件更加復雜

      南都:這個小說是你在新加坡的時候開始動筆的嗎?

      東西:2017年我領了一個《花城》的年度杰出作家小說獎,就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去駐校。我想在駐校的半年把這個小說至少寫個三分之一,但沒想到,真沒法寫下去。因為在那邊,雖然時間相對集中安靜了,可是我覺得思考不夠,我要補很多東西,我要回去看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我也要去看刑偵方面的書籍,了解刑偵是怎么樣一個程序。因為我寫小說總是想得多,寫得慢,我總是要想得很透徹。這也是一個毛病。有時候你想得太多了就很難寫得快。所以我的作品很少,數量不多。

      所以我就慢慢地思考,彌補一些知識。2018年回國,我開始寫得也不順,也廢掉了一些想法。到2019年,我開始認真進入狀態(tài)了,寫到2020年12月29日,初稿完成。寫了差不多兩年時間。

      南都:你提到在寫作之前看了許多心理學方面的著作,這些著作對寫作有什么實際的幫助?

      東西:以前寫作,我們寫一個人的行為反應的時候,可能只看到表面,看不到更深的東西。當你讀了一些心理學的書籍以后,你會看得很深,會看到好幾層。

      很多人說冉咚咚這個人很偏執(zhí)。如果一個男人碰到這樣一個妻子,肯定會崩潰。如果你看過心理學的書你就會知道,她的找茬其實是在撒嬌。她潛意識里其實是很愛這個男人的。同時,她的案件碰到那么大的壓力,她沒有釋放的地方。她找誰釋放?她找她最愛的人、最親的人釋放。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這個情感故事是反著寫的。作為作者,我是看出了他們這種非常奇特的愛的。冉咚咚如果離開了慕達夫,她去跟誰發(fā)脾氣?她去猜誰呀?每天就揪著你來猜,你到底出軌沒有?這其實就是他們的一種交流方式。這個男人如果懂心理學,他不會討厭她,會維護好她的情感,會看到她對自己窮追不舍的猜忌里是包含著愛的。這就是人的復雜。

      我們如果不看心理學方面的書,我們會就事論事。你看我在書里的描寫,也有很多復雜性在里頭。比如說,冉咚咚有時候會心口不一,她明明知道不應該這樣說,可是她就這樣說了。那天晚上她準備出差到興隆縣去破案,小孩被丈夫送到外婆家去,她就問,你明知道我明天要出差,為什么把孩子送過去,連告別的機會都不給我?然后丈夫就出門去把孩子接回來。但丈夫把門一關,她就哭了。她覺得,我怎么活成了我自己的反義詞。如果你沒有心理學的知識,或許就寫不出這種心理層次的反應。

      她的這種反應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我自己作為作者來寫這個東西的時候,我的寬容度、我的理解度,都會提高:原來恨里面是有愛的,愛里面是有恨的。

      南都:冉咚咚在探案的時候會使用一些心理分析,比如第一次她看見徐太太,徐太太每說一句話,冉咚咚心里會分析她為什么這么說,實際情況是怎么樣。她說的話是這樣,但實際情況可能是相反的。這也是心理學的運用吧。

      東西:一般刑偵人員都是學過心理學的,她會把它用到辦案的過程中。如果她不具備這種知識,要讓嫌犯說出實情還是蠻難的。有了這種知識,她的辦案經驗會讓她辨識出哪些是謊言,哪些是真言。她是有直覺的。

      我強調冉咚咚的直覺意在說明,她有一個直覺是準的,有一個直覺不準。她對案件的直覺都很準,但她在情感這條線上的直覺都不準。因為她受到案件那條線的干擾。同時,情感不像案件那么簡單,情感比案件還要復雜。

      南都:就是說即便她能偵破這樣復雜的案件,也無法偵破她自己的情感。

      東西:對,她偵破不了自己。這個小說很好玩的地方在于,它除了在檢驗小說中的人物之外,也在檢驗讀者。它在考驗你,測試你。所有讀者都會疑惑:慕達夫到底出軌了沒有?

      南都:所以慕達夫到底出軌沒有?

      東西:這個我想不解釋,讓它神秘一點。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答案。它就是一個心理測試。

      南都:你以前看過哪些心理描寫特別精彩的小說?

      東西:很多呀。其實我們的傳統(tǒng)小說里對心理描寫都是很多的?!都t與黑》《包法利夫人》這些小說,都有很精彩的心理描寫。但是沒有我這個小說的心理描寫這么徹底吧。我這個小說里的心理描寫是大面積的。在描寫的過程中,還有起伏,還有各自心理活動的交叉,沒有說出聲,他們也能感覺到對方心里在想什么。

      比如冉咚咚在審嫌犯的時候,會有心理活動跳出來,“其實你這句話是假的”。一對夫妻躺在床上,想什么事兒,這是對方想不到的。但是冉咚咚和慕達夫在小說里就有這種內心的暗暗較勁。我對這種心理描寫是有肆無忌憚的探索的。

      寫現實讓讀者有親切感和代入感

      南都:寫作當中是否會有代入感,主角的情緒會感染到你自己嗎?

      東西:有時候寫著寫著,好像自己也變得很神經質。作家神經質是天然的。比如作家肯定敏感,感情豐富,這些都是天然的。問題是你在將近兩年的時間里一直在想這件事,有時候你從書桌邊走開的時候,還帶著人物的情緒。然后你就會想,我是不是患上心理疾病了?我是不是過分敏感了?但是,我也會警醒,會調整。

      以前我寫《篡改的命》,寫到結尾的時候真是痛哭流涕。我覺得人物太可憐了。這次寫作我沒有流淚,但經常性的那種神經質的質疑會有。

      南都:在《回響》當中,你個人覺得塑造最成功的是哪個人物?

      東西:每一次寫作都會有一些遺憾,都覺得還可以提升,還可以做得更完美。但是《回響》的完成度就基本上達到了我自己當初的預設。至于哪個人物成功不成功,我說了是不算的,要讀者說了才算。好多人喜歡吳文超。有一個導演跟我談改編的時候跟我說,這個人太精彩了。這個人物并不是我一開始設計的,我是在寫的過程中想到,必須有這樣一個策劃者來承上啟下。你看他策劃了愛,也策劃了罪。他傳遞了愛,也傳遞了罪。他是一個很復雜的人。

      南都:《回響》這個小說的現實針對性是什么?

      東西:這個小說最終講的還是懷疑與信任的問題。為什么現在人與人的信任度在下降?因為現在各懷心思,不再單純,人越來越復雜了。可能是因為現實也變復雜了,所以我們人心的復雜首先來自現實的復雜。人心的復雜反過來加重了現實的復雜。它是相互影響的。

      南都:你的大部分小說處理的都是現實題材,你覺得“貼著當下寫”給作家?guī)淼闹饕奶魬?zhàn)是什么?

      東西:越貼近現實越難寫。因為每一個讀者都深植于這個跟你同樣熟悉的現實環(huán)境當中。你寫得好不好,真不真實,可不可信,他立刻就可以檢驗。如果我們把背景虛幻、懸置起來,我們推到遙遠的過去,是的,那個發(fā)揮的空間會更大。但是你看完之后,會覺得那和我沒關系。對讀者來說有疏離感。而如果你貼著現實來寫作,讀者會有親切感、親密感和代入感。

      所以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在寫當下、寫現實,就是想跟讀者一起共同來探討這個現實社會人心。我是有這個渴望的。我不愿意把自己架空到歷史的背景里去寫。那種寫作現在發(fā)展得很快,也有很多類型化的作品產生。但是有勇氣的作家都是寫現實的。

      鄉(xiāng)村是我寫作的原生背景

      南都:請談談你的故鄉(xiāng)廣西天峨。在這么多年的寫作中,故鄉(xiāng)提供了什么滋養(yǎng)?

      東西:早期我寫了很多鄉(xiāng)村小說。廣西天峨這個地方風景特別美,但是又特別偏僻。那時候交通并不像現在這么發(fā)達。我覺得那個地方太遙遠,我想把它的美傳遞出去。所以我寫作最早的沖動就是把我家鄉(xiāng)這些真善美的東西,把鄉(xiāng)村的美好的人心、故事、風景寫出來,投稿發(fā)表。

      后來我又看了很多鄉(xiāng)土作家的作品,比如沈從文、魯迅,那時候我也喜歡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哈代《德伯家的苔絲》《遠離塵囂》等等。鄉(xiāng)村給我的滋養(yǎng)非常重要,主要是大自然的滋養(yǎng)。那種天地的寬廣,植物的茂盛,群山的巍峨,夕陽西下時彩霞滿天的美和傷感。大自然是能夠刺激一個人寫作的。我因此愛上了這個職業(yè)。

      南都:為什么后來你的筆觸慢慢轉向城市?

      東西:我其實從高中開始就離開家鄉(xiāng),到縣城讀書了。那時候我十三歲,現在我五十幾歲了,差不多三四十年我都生活在城市里。兩邊的生活我都熟悉,但是像《回響》的題材發(fā)生在城市里更準確。

      鄉(xiāng)村的情感相對要單純一點。我要探索人心的復雜性,要么寫知識分子,要么寫白領,這些有文化的人,他的心理活動層次才會那么豐富。

      南都:文學評論家謝有順曾經說你是“真正的先鋒作家”,在當下的文學場域里,你怎么理解“先鋒”這個概念?

      東西:真正的先鋒是一種思想的先鋒,是一種思考的前沿。這才是先鋒的本質。任何形式的先鋒都是可以模仿的,但是內容的先鋒性、思想的先鋒性是沒法模仿的,是需要自己獨創(chuàng)和堅持的。我被中國文學界稱為新生代作家,就是先鋒一代之后的這一波。我、畢飛宇、李洱、韓東,這一批作家的寫作是受益于先鋒小說的技法開掘的。但是先鋒一代后來都回頭向著傳統(tǒng)在走,比如莫言現在大踏步地往民間走,余華的《活著》也好,《許三觀賣血記》也好,他們都是在往后,在退到現實層面。

      而我們新生代從出道開始就一直關注現實,我們講好世俗的故事,寫好社會的生活。我們在寫的過程中一直堅持,但是我們這種寫作很危險,就是怕喪失先鋒性。我們有自我的警惕和提醒。我覺得我還有先鋒的精神在堅持著。每一次寫作我總是想保留一些探索性的東西,比如結構的探索,語言上的探索,心理描寫的探索,還有對現實寫作角度的探索。

      作為寫作者,我不想重復自己,也不想重復別人。想創(chuàng)新,想找一點新的東西進來,可能這就是先鋒性。

      采寫:南都記者 黃茜

      作者:piikee | 分類:八字起名 | 瀏覽:17 | 評論:0
      宁波市| 青川县| 永平县| 六盘水市| 苏尼特左旗| 平邑县| 凤阳县| 鹿泉市| 徐汇区| 金阳县| 将乐县| 莲花县| 黔南| 仪征市| 民权县| 基隆市| 综艺| 营口市| 庆阳市| 正蓝旗| 苍南县| 江陵县| 安康市| 永年县| 万州区| 滦平县| 蓬莱市| 江门市| 泰宁县| 奉化市| 高唐县| 淳安县| 明溪县| 通海县| 香格里拉县| 金坛市| 长海县| 怀远县| 晋中市| 石家庄市|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