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qq名字起名網,以及qq號起名字大全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游戲中,一個好的昵稱可以讓你在眾多玩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但是,如何選擇一個好的游戲昵稱呢?今天,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些游戲昵稱的分類和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昵稱,并在游戲中大放異彩!
游戲ID是指游戲用戶給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起的名字,基本類似于QQ網名。
二、取名鬼才游戲ID“取名鬼才”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獨特的單詞或短語組成,讓人一眼就能記住。比如,“閃電俠”、“黑暗騎士”、“狂野女孩”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個性,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獨特的存在。
三、女生游戲ID“女生”類的昵稱通常是以柔美、溫柔的形式出現,讓人感到舒適和溫馨。比如,“花落伊人淚”、“夢里花落知多少”、“青梅煮酒論英雄”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女性特點,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優(yōu)雅的女性角色。
四、簡短好聽游戲ID“簡短好聽”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兩個簡單的單詞組成,讓人一眼就能記住。比如,“星空”、“流云”、“風吟”等等,這些昵稱都很好聽,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輕盈、自由的角色。
五、高級感游戲ID“高級感”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高級的單詞或短語組成,讓人感到尊貴和高貴。比如,“皇家騎士”、“貴族公主”、“天使之翼”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氣質,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高貴的角色。
六、簡短游戲ID“簡短”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兩個簡單的單詞組成,讓人一眼就能記住。比如,“狼”、“虎”、“龍”等等,這些昵稱都很簡單,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強大的角色。
七、古風游戲ID“古風”類的昵稱通常是以古代文化為背景,讓人感到神秘和典雅。比如,“琴瑟和鳴”、“千古一帝”、“霓裳羽衣舞”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古代文化特點,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神秘的角色。
八、簡短高級游戲ID“簡短高級”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高級的單詞或短語組成,但是長度較短,讓人感到簡潔和高貴。比如,“珍珠”、“鉆石”、“星辰”等等,這些昵稱都很簡短,但是很有氣質,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高貴的角色。
九、騷而不俗游戲ID“騷而不俗”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有個性的單詞或短語組成,但是不會過于夸張或過于俗氣。比如,“狂妄之徒”、“魔法師”、“風騷小子”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個性,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角色。
十、情侶名游戲ID“情侶名”類的昵稱通常是由兩個相關的單詞或短語組成,讓人感到溫馨和浪漫。比如,“夜色與你”、“海與岸”、“月亮與星星”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情侶特點,能夠讓你和你的另一半在游戲中成為一對甜蜜的情侶。
十一、王者榮耀游戲ID“王者榮耀”類的昵稱通常是與游戲本身相關的,讓人感到強大和英勇。比如,“無敵戰(zhàn)神”、“榮耀王者”、“天下第一”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王者榮耀特點,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強大的角色。
十二、英雄聯盟游戲ID“英雄聯盟”類的昵稱通常是與游戲本身相關的,讓人感到英勇和冒險。比如,“英雄之劍”、“傳奇勇士”、“無畏戰(zhàn)士”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英雄聯盟特點,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勇敢的角色。
十三、英文游戲ID“英文”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英文單詞或短語組成,讓人感到時尚和國際化。比如,“BlackRose”、“FirePhoenix”、“IceDragon”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英文特點,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時尚的角色。
十四、騷氣內涵游戲ID“騷氣內涵”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有趣的單詞或短語組成,讓人感到有趣和幽默。比如,“蒟蒻大俠”、“騎著豬去打怪”、“逗比一枚”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趣,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有趣的角色。
十五、單字游戲ID“單字”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個簡單的漢字組成,讓人感到簡潔和有力。比如,“劍”、“龍”、“虎”等等,這些昵稱都很簡單,但是很有力量感,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強大的角色。
十六、空白符合游戲ID“空白符合”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符號或空格組成,讓人感到神秘和有趣。比如,“___”、“*^_^*”、“~( ̄▽ ̄)~”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趣,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神秘的角色。
十七、沙雕游戲ID“沙雕”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有趣的單詞或短語組成,讓人感到有趣和幽默。比如,“小雞燉蘑菇”、“奶茶妹妹”、“雞你太美”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趣,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有趣的角色。
十八、搞笑游戲ID“搞笑”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有趣的單詞或短語組成,讓人感到好笑和幽默。比如,“笑到肚子疼”、“逗比一枚”、“鬼畜大師”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趣,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搞笑的角色。
十九、傷感游戲ID“傷感”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有情感的單詞或短語組成,讓人感到悲傷和感動。比如,“孤獨的心”、“流年似水”、“離別之歌”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情感,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感性的角色。
二十、珍惜游戲ID“珍惜”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表達珍惜和感恩的單詞或短語組成,讓人感到溫馨和感動。比如,“珍惜眼前人”、“感恩有你”、“珍愛生命”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溫情,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有愛的角色。
二十一、一套游戲ID“一套”類的昵稱通常是由一些相關的單詞或短語組成,讓人感到有序和統一。比如,“天地一體”、“水火不容”、“風云同舟”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統一感,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有序的角色。
二十二、男生游戲ID“男生”類的昵稱通常是以強壯、英勇為特點,讓人感到有力和陽剛。比如,“鐵血戰(zhàn)士”、“烈火男孩”、“狂野之狼”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男性特點,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強壯的角色。
二十三、溫柔游戲ID“溫柔”類的昵稱通常是以柔美、溫柔為特點,讓人感到溫馨和柔情。比如,“夢里花落知多少”、“青梅煮酒論英雄”、“紅塵有你”等等,這些昵稱都很有女性特點,能夠讓你在游戲中成為一個溫柔的角色。
總結:
以上是我為大家介紹的游戲ID昵稱名稱推薦,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ID,并在游戲中大放異彩!無論你選擇哪種類型的昵稱,都要記得保持個性和獨特性,讓自己在游戲中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存在。
今天咱們就聊這一件小事:好名字是怎樣誕生的?
在上一篇文章《App命名這件小事(1):命名方式》中,類比于人以“姓+名”的方式取名,我們將App的命名規(guī)則概括為“品牌+品類”。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App命名存在的特殊性,總結了App命名的四種方式,并具體分析了各種命名方式的優(yōu)勢和弊端。
雖然,從整體對比而言,“畫蛇添足”型的App命名方式較優(yōu)。但是具體到個案,如果能將“顧名思義”型命名方式進行巧妙運用,揚長避短,也許能在品牌屬性和品類屬性兩個維度上“魚和熊掌兼得”。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必然需要一定的技巧。
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就是——App命名的技巧。
有一部西游題材的電視劇,白骨精和孫悟空之間產生了感情(編劇腦洞夠大的,劇名不記得了,這也不重要),白骨精稱呼孫悟空叫“空空”。
為啥這么叫?
相信你生活中稱呼親近的人,也是如此。
這就是疊詞的神奇之處,疊詞不僅簡單,而且能產生親近柔和感?!皩O悟空”原本是三個字,直接簡化到了一個字“空”。孫悟空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就是嫉惡如仇的斗戰(zhàn)神佛,換成“空空”這個稱呼,一下就變成了溫柔細膩的情人形象,大有“化腐朽為神奇”之效。
好了,說回到App命名上。我們看到不少App早就把這個技巧運用上了。比如:陌陌,名字簡單也很好聽,而且還非常貼合其產品功能——陌生人社交,當之無愧的好名字。運用類似技巧的還有脈脈、探探、派派、轉轉等。
想一想,你的App主要的功能點是什么,用一個字能概括嗎?如果可以,那么不妨將這個字簡單地重復一遍,讀讀看,順溜嗎?如果聽著不錯,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了一個好名字了!
當然,除了將單字進行重復,也可以將詞重復,也屬于疊詞技巧。比如嗶哩嗶哩,這個名字看似將名字變得“復雜”了,變成了4個字,但這種簡單的重復,卻增加了名字的趣味性,讓名字變得更加活潑而富有動感。不過這屬于個例,嗶哩嗶哩與其產品二次元、年輕化的特點有關,對于大眾化和嚴肅型的App并不適用。要是恰好你的App也有類似的特點,不妨一試。
嗶哩嗶哩即bilibili的音譯,是放電擬聲詞,來源于《某科學的超電磁炮》,男主角上條當麻稱呼女主角御坂美琴為bilibili。
除了完全重復,也可以部分重復,這也屬于疊詞技巧的運用。一般為3個字,包括ABB和AAB兩種形式。我們不少人取名的時候,也會用二字疊詞作為名,如劉詩詩,這就讓名字喊起來更加順口且親切。
在App命名中,不少也在運用這一方式,如拼多多、美圖秀秀、貨拉拉、寶寶樹等。想想看,你在App取名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像它們一樣呢?
大家是否注意到本文的標題“App命名這件小事”,看過這部泰國電影的朋友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初戀這件小事》。
自從這部泰國電影火了之后,“XX這件小事”就成了大家熟悉的表達結構,而這正是接下來將要說明的技巧,套用固定結構。所謂固定結構,是指那些約定俗成或者是被大家熟知的詞組或短語。如果在取名中巧妙地化用這類結構,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拼多多,其實就是使用“X多多”這樣一個詞組結構,就是表示某樣東西很多。當然這并非拼多多的首創(chuàng),聽過“喜多多”這個品牌嗎?
這家公司在1997年就成立了,不過是食品行業(yè)的名字。拼多多也許是將這個結構運用在App命名上最成功的一個。早在拼多多成立之前,黃崢(拼多多創(chuàng)始人)手里還運營著另外一個拼購項目名叫“拼好貨”,拼多多后來居上才將它并入了拼多多。
拼好貨沒有做起來的原因應該有狠多,不過單從名字上看它就差拼多多一個段位。除此之外,還有鈴聲多多、兒歌多多、獎多多等App都使用這一結構。
支付寶,這也是一個值得點贊的名字,使用的“XX寶”的結構。支付寶與“支付?!敝C音,給人以保障支付之意,這是其一。更深層的一點,XX寶是大家所熟知的古錢幣的稱呼,如乾隆通寶,這就讓XX寶和金融自然地結合在了一起。此后的很多金融產品的命名都套用了這一結構:余額寶、余利寶、現金寶等(應用寶也是,不過屬于跨界啦)。
“寶”被阿里用了,通寶不是還有個“通”嘛,騰訊不失時機地搶下了“XX通”這個詞組,如:零錢通、財付通,不過和“XX寶”比起來,“XX通”稍遜風騷。順便說一句,支付寶最近又發(fā)明了“X唄”結構。
媽媽幫,這個自然是“XX幫”的詞組,幫即某一類人的群體,也就說該產品是某類人的聚集地。武俠小說里的丐幫早已耳熟能詳,也就不言自明,另外幫還有幫助、互助之意。同樣適用該結構的如:作業(yè)幫、家長幫、貨車幫、考研幫等。進一步,還可以將之擴展,類似的詞如“XX街”,則與購物相關,如楚楚街、蘑菇街、柚子街等。
“XX之家”,也是某類事物聚集之意,如汽車之家、動漫之家等?!癤X吧”,既可以看成是動詞有號召祈使的意味,也可視為名詞有某類消費場所的含義,如唱吧、買單吧、直播吧、玩吧、約會吧等。
就不再繼續(xù)列舉了。總之,類似的詞組結構還有很多。
除了上述的“后綴結構”,還有前綴固定結構。中國互聯網的巨無霸App微信,微X也就自然變成了一個固定結構,如微店、微鎖屏、微視等。又如“愛XX”也是一個固定結構,這個很直白,就是喜歡的意思,比如:愛奇藝、愛閱讀、愛錢進等。
還有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前綴結構的名字:“小X”,姓王的就是小王,以小開頭命名也可以達到一種可愛親切的效果,比如小米、小紅書、小藍單車等。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并不是套用了上述所舉的結構就等于有了一個好名字。簡單地模仿他人填空式的命名是行不通的,要和業(yè)務巧妙結合以及一些創(chuàng)造性,這也正式取名字的藝術性之所在。
套用結構來命名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的一種命名方式,相生相克,套用別人容易,反過來也容易被他人套用,這一點應該大家不難體會到。因此,作為跟進者,套用已經成功的某App的結構來命名不失為一個可選的命名策略,大有“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之快。
但作為一個創(chuàng)新者,更應該去發(fā)明新的結構套路,然后在大獲成功之后讓跟進者模仿去吧,因為每一次模仿都會是對首創(chuàng)者的致敬。每次看到獎多多這個名字,我都不自覺想起了拼多多。
中國的App正常情況都是以中文命名的,但除了中文還有兩種字符在命名中也可以使用:數字和英文。相對純漢字命名的App,數字或英文命名會顯得更特殊,如果能運用得當,就會釋放出驚人的威力。
先說說利用數字,中國互聯網領域使用數字命名也許要首推丁磊了。
1996年中國電信IP骨干網更名為ChinaNet,由于窄帶撥號接入的入網領示號為163,因此被稱為163網絡。上網的人每天都要撥163,對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實際上,在那個時代163就是互聯網的代名詞。
在開發(fā)中文免費郵箱過程中,丁磊一邊考慮技術上的問題,一邊想著域名。因為丁磊認定,免費電子郵箱要成功,一定要有一個朗朗上口并且容易記憶的域名才行。按照國外互聯網的慣例,最常用最好記的是那些3個英文字母的域名,例如www.xyz.com,然而對中國人來說,26個英文字母的發(fā)音常常無法講清楚。而國內的域名都太長,尤其英文字母在電話里沒法講清楚。
但是,當時要申請一個好域名已經不可能了,連他們公司的域名都幾乎被注冊了。那段時間里,“我?guī)缀跆焯煸诳紤]域名問題,甚至每分鐘都在想?!庇幸惶熘钡搅璩?點鐘,他也無法入睡,突然,他的頭腦中閃過一個念頭,如果用數字代表一個域名是否容易記憶。
于是,丁磊立即起床,上網查詢了163.net和163.com,發(fā)現還沒被人注冊,于是毫不猶豫地注冊了下來。后來,丁磊注冊的數字化域名不包括263、188等。應該說,是丁磊獨創(chuàng)性的想法,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周鴻祎的搜索網站3721,取自諺語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是不錯的創(chuàng)意,會背“九九乘法表”的中國人估計都能記住這個名字。后來周鴻祎執(zhí)掌奇虎公司后,推出了360安全衛(wèi)士,沿用了他的成功策略,再次以數字命名。
360是一個圓周的度數,這就讓這個數字在一堆數字中顯得比較特殊,與網易的163類似也是人們更熟悉的因而容易記住。另外,由于是一個完整的圓周度數,360也包含著全方位的意思,和安全結合在一起給人全面保護之感,絕對是好名字中的好名字。
此外還有58同城,據創(chuàng)始人姚勁波自己說是取義“我發(fā)”,此發(fā)不是發(fā)財,而是發(fā)布。后來在一次采訪中,主持人問姚勁波“58是否取義五花八門”,他說自己之前沒想過,不過這一層意思反倒是更加契合58同城這個“神奇的網站”上存在五花八門的信息的特點。
除了純數字,也可以使用漢字和數字的組合,也能產生“奇效”,比如“折800”。
再說利用英文。這個不得不說到說QQ了。
QQ最初的產品原型,是模仿一款叫ICQ的國際聊天軟件。ICQ的意思是I seek you(我找你)。因為是山寨版,所以QQ把名字改成了OICQ,意為opening i seek you(開放的ICQ)。但是,后來原版ICQ起訴了QQ,告它侵權,不得已,馬化騰才把OICQ,改名為QQ。一直沿用至今。
QQ是不是中國互聯網產品中最早利用英文命名的沒有考究過,但一定是最成功的。QQ不但利用了英文字母命名,同時也運用了上文說到的疊詞技巧,更顯簡單而親切。只能說便宜都被它占了,真是不可多得的好名字。
相比于前身OICQ,QQ這個名字不知道強多少倍,ICQ在英語環(huán)境下的確是個好名字,諧音I seek you,然而在多數不懂英文的中國人眼中,只是單純的三個字母組合,不好記!而小馬哥居然還畫蛇添足搞了個OICQ,考慮過中國網民感受嗎?得虧了ICQ的起訴,不然就沒有QQ這個名字了,歷史不容假設,興許也就沒有今天QQ帝國了。
除了QQ,還有YY、KK等,不過26個字母就這么多,真心不夠用?。?/p>
除了字母疊詞外,剩下就是字母組合或單詞了。比如,ofo這個品牌,簡單清晰容易記住,也很有特色,配上它的logo更是天才般的創(chuàng)意。不過ofo原本是校園產品,高校用戶自然是文化水平很高的群體,英文自不再話下。
但是ofo走出校園,面對普羅大眾,甚至很多農民工都在使用,ofo這樣的名字就比較拗口了,還好它還有個更接地氣的名字:小黃車。如果沒有這個俗名,可能會在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過程中帶來更多的障礙。
在QQ和ofo的例子中,你似乎感受到了我所傳達的一個擔憂,即高大上的英文名面對中國廣大網民會產生水土不服。是的!我認為這是大概率會發(fā)生的。不過也不絕對,咱們可以看這一個互聯網之外的例子。
OPPO和vivo,這兩款“土生土長”的手機品牌至今仍是純英文命名,也沒有中文譯名。當年智能手機剛興起的時候,國產機四大天王“中華酷聯”(即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如今除了華為其他都打得落花流水了,而OPPO和vivo兩個披著“洋外衣”的國產品牌卻都風生水起,我想和名字不無關系。
盡管大多數這兩款手機的使用者都念不對這兩個品牌名字,或許他們始終都不知道這兩款手機都是國產機,但他們還是選擇買了。念不對不要緊,大伙都記住,你會發(fā)現OPPO其實是OP兩個字母對稱了一下,對于中國人而言是V是最特殊的英文字母(中文拼音里沒有)。
純英文名字的誤導,讓大家不知道或者忘了它們是國產機,這就對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剛好和國產低端機劃清界限,大家都很開心地以為自己用國產機的價格買到了洋貨。
最后一點我們需要知道的,在這兩個品牌背后有一個共同的高人——段永平。他也是另一個眾所周知的品牌的創(chuàng)立者:步步高,不得不說,此人是命名界的高高手!
用英文命名,就像是把雙刃劍,用得好了可以展開一條康莊大道,用得不巧可能會誤傷自己。至于怎么用好這把雙刃劍,我們會在下一篇專門探討。
利用數字除了純數字,可以使用漢字和數字組合。同樣的道理,英文有可以和漢字組合使用,如Boss直聘,也能產生非常好的效果。
通過名字和功能建立聯系,這個在上一篇文章命名方式中已經說明了,最初級的做法自然是在產品名上帶上品類名,高級一點的就是“顧名思義”型的命名方式。
對于“國產”App采用“顧名思義”型命名并不難,難的是很多國外“進口”的產品的命名。對英文名進行翻譯,如何能在發(fā)音上與原品牌相近,又能達到顧名思義的效果?
品牌名翻譯最絕的當屬可口可樂(Coca Cola),還有像是優(yōu)衣庫(UNIQLO)也翻譯得很好。
在互聯網領域,我們看一個正面例子和一個反面例子。正面的例子是Uber,其實發(fā)音為“霧博”,在中國注冊的公司名也正是“上海霧博”,不過還好產品沒用這個傻帽名字。多數中國人在念Uber時多會念成“優(yōu)博”,將錯就錯這個名字譯成“優(yōu)步”,反倒和出行領域建立了聯系,名字念起來也很順,點個大大的贊。對錯不重要,管用才重要!
反面的例子是Airbnb,居然翻譯成了“愛彼迎”,這個念著拗口的生造出的詞真的是差評!如果是我的話,會翻譯成愛彼鄰”,比鄰而居是不是更契合產品功能呢,可惜愛比鄰這樣的好名字早就被人用了。相對忠實于原音,意義可能更重要,音譯不出合適的,大可舍掉發(fā)音限制,共享出行叫優(yōu)步,共享房租就叫優(yōu)租或者優(yōu)住也比愛彼迎強吧。沖這個名字,我是不看好它在中國的發(fā)展了。
更進一步,如果能將App的名字場景化,就能產生自帶傳播效應,讓用戶在不自覺想起你的品牌。最好的例子就是“餓了么”,我們日常生活中到了飯點要約人一起吃飯都會問一句“餓了么?”,剛好這正是外賣App的使用場景,這樣自然就和產品建立起了聯系,占盡了名字的便宜。
類似的App還有,“車來了”、“買單吧”等。不過,這種命名方式必然會使得名字過于口語化,導致品牌屬性不強。因此,個人不建議使用這種取巧的命名方式,而建議將場景化的技巧使用在產品的slogan上。說完了產品名系列,咱們有機會咱們還可以專門就APP的slogan再深入聊上一聊。
除了與產品功能建立直接聯系,如果產品名能傳遞更加深刻的含義,那更是好名字了。比如上文提到的360,如果沒有想不到360度全方位保護這一層,也沒關系,360這個名字就足夠讓用戶記住了。這類名字的高明之處在于,深者不覺其深,淺者不覺其淺。在這方面百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百度”二字源于中國宋朝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詩句:“眾里尋他千百度”,象征著百度對中文信息檢索技術的執(zhí)著追求。另外,因“尋”與“百度”連在一起,也讓人有聯想到 搜索。李彥宏對此也曾做過解釋:
從小就喜歡唐詩宋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度非常強。當時的想法是,網站的名字要有中文的含義,要讓中國人能明白。還要有簡單的拼音,能表現搜索的含義,但不能很直接地就叫搜什么,要有文化的底蘊。想來想去,突然就冒出辛棄疾的這句詞,當即就拍板了,因為“百度”兩字把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全都涵蓋了。
當然這是屬于錦上添花的,不能為了寓意而舍本逐末,就像上文提到的“愛彼迎”,官方也給出了“科學”的解釋:讓愛,彼此,相迎??上В罨镜倪B讀起來都拗口,有這些寓意不就是無根之木了嗎?
本文是App命名這件小事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接著第一篇介紹了App的命名方式之后,本文介紹對App命名的幾類技巧,概括如下:
雖然本文列舉了不少命名技巧,也詳細進行了說明,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技巧是永遠列舉不完的。命名技巧屬于術,相比之下,掌握命名之道則更能事半功倍。這就是下一篇咱們的討論的話題了。
下期預告:App命名這件小事(3):命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