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剮托『⑵鹈志W(wǎng)站,以及查起名字典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正文之前,先講一個段子:
子軒對紫萱說紫軒拿了子萱的錢給梓萱買梓軒的玩具。
子、紫、梓,軒、萱、宣,昊、浩、昊,再配以涵、怡、然等,10后寶寶的各種爆款名字就湊出來了。
有些家長劍走偏鋒,為了不讓孩子跟別人重名獨辟蹊徑,取的名字是這樣的:矚龘、砉龘、靐龘……
小臭媽是古代文學(xué)專業(yè)的研究生,看到這樣的名字,也表示壓力很大。只能祝孩子幸福了……(微笑臉)
事實上,很多家長在寶寶還沒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操心寶寶的名字,操心到寶寶都要上戶口了,還沒有一個所以然。
那么,
老祖宗是怎么給孩子取名的呢?傳統(tǒng)上,起名的套路是:文論語,武周易;女詩經(jīng),男楚辭。
唐代茶圣陸羽,字鴻漸,其名和字均出自《易經(jīng)》:“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雨巷詩人戴望舒,名字取自《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報考北大時改名自清,取自《楚辭 ·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p>
事實上,除了這四部經(jīng)典,還有許多典籍也被用來取名,比如老子的《道德經(jīng)》,就被金庸巧妙取用。令狐沖和任盈盈的名字就取自《道德經(jīng)》四十五章:“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巧妙地預(yù)示了兩人最終能夠“笑傲江湖”。從起名上,金庸就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傳統(tǒng)文化功底。
從詩詞歌賦等傳統(tǒng)經(jīng)典中取名著名作家謝冰心和張恨水,名字就分別取自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和李煜的《烏夜啼》。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冰心”,清高之志,純潔之情。
烏夜啼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恨水”,光陰如水流逝,莫蹉跎。
不只詩詞,還有其他文學(xué)體裁↓
烈士方志敏,名字取自《尚書·商書·說命下》: “惟學(xué)遜志,務(wù)時敏,厥修乃來”。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王若飛,原名王運生。讀到《木蘭辭》的“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時心潮澎湃,改名“若飛”。
從傳統(tǒng)經(jīng)典里取名的明星,更是比比皆是↓蘇有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莫文蔚:君子豹變,其文蔚也。——《易經(jīng)·革卦》
蔡依林:依彼平林,有集維鷮。——《詩經(jīng)·小雅》
劉若英: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楚辭 ·九歌》
周星馳: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唐·王勃《滕王閣序》
俞飛鴻: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江疏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汪涵在給兒子取名的時候,雖然不是從這些文學(xué)經(jīng)典里面化用,但也是取自古諺語或俗語:“十方之地,皆得平安”,取名“十安”。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就在這里。從古文、古諺語中擷字取名,寓意深刻,語意雋奇,韻意悠遠。
身邊的好名字在懷孕的時候,我就跟導(dǎo)師預(yù)約了“取名”號,他研究的方向是先唐文學(xué),很多古代經(jīng)典幾乎鉆研了一輩子。在我表達了向他取名的意向后,他笑稱:
“文論語,武周易;女詩經(jīng),男楚辭?!钡F(xiàn)在不流行啦!
現(xiàn)在流行的是,女詩經(jīng),男周易。
也不知道是他信口而言,還是確有其事?
最后,他給小臭取的名字是“含章”,取自《周易·坤卦》:“含章可貞”。導(dǎo)師的原話是:
叫含章,如何?《易·坤》:含章可貞。章,文采美德。意為不顯露文采美德,終成大事。周易就此四字解釋說,或從王事,無成有終。意思為如輔佐君王成就大業(yè),不以成功自居,最終將實現(xiàn)愿望。從字音來看,劉含章,三個字都為平聲,好讀,也好寫。就是不知道這三字從閩南話角度去看,會不會產(chǎn)生其他歧意?
他確實趕了個自己說的“流行”,從《易經(jīng)》里取,不只考慮了性別和字意,也考慮了聲律和韻律。
我自己也很喜歡,除了導(dǎo)師說的幾個原因,感覺“含章”寫、讀、聽起來都很低調(diào),又有自己的內(nèi)涵所在,也是我希望小臭能夠達到的品質(zhì):不顯露文采美德,終成大事。
女生的名字,我在讀《禮記·檀弓》的時候,又暗搓搓地喜歡上了這句話:
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斯舞。
當(dāng)時就想,如果生了女兒,名字就叫“斯詠”,簡單翻譯就是:多開心呀!
或者“皎皎”,也很適合女生:“白而明亮”,又和“嬌”諧音,哪個小女生還不是家里的嬌嬌女了?
而關(guān)于“皎皎”的詩,就更多了,比如這首↓
漁家傲·新月
黃裳
方令庚生初皎皎。珠簾鉤上華堂曉。十二欄干多窈窕。妝欲妙。玉篦偷學(xué)娥眉小。
擾擾時人隨兔走。十人皆望菱花照。瑞莢莫嫌生得少。圓未了。已圓卻恐佳期窎。
身邊的同學(xué)朋友,我最喜歡的名字是這個:開顏。說到出處,其實大家都很熟悉,取自毛主席的↓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簡直不能更贊有木有!既不會晦澀,也不會普通;既有小女生的喜笑顏開,又有一股豪情在;和“陳”的姓氏也很搭,也不會難寫難讀。愛了愛了!
不過說到取名,很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是找算命先生,根據(jù)五行八字取名,包括我哥家的兩個小孩。
當(dāng)時還是我?guī)驼业谋镜仡H有名望的一個取名先生。但是兩次下來,也算是看明白了他的套路:用生辰八字一算,看缺哪個五行,然后再給你提供二十個字左右,看你喜歡哪兩個字的組合。(先給你一個名字,不喜歡的話會給出其他字的其他組合,感覺取名先生就是靠心里的這本“組合小冊子”在取……)
老大的時候勉強用了,讀起來就很別扭;老二雖然也去算了,最后考慮再三,還是沒有用。
包括現(xiàn)在各種取名網(wǎng)站,其實套路都差不多。
即使是付費的,我也更建議從古代經(jīng)典中,去給寶寶取名。
比如在知乎看到的一個:
葉姓,女生,農(nóng)歷9月,父母都是語文老師。
起名:葉語秋,出自清·納蘭性德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
“語”暗含了父母的職業(yè),"秋"暗含了孩子的出生季節(jié),而“語秋”又有秋日的私語之韻味,有一種秋天的浪漫。
網(wǎng)友評論,如果是數(shù)學(xué)老師,還可以取名“葉數(shù)秋”,也好聽呀!
不過付費過的網(wǎng)友也說,好聽是好聽,也不便宜?。?/p>
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傳統(tǒng)典籍左圖右史、汗牛充棟。
沒有不適合起名的古代經(jīng)典,只有不會起名的父母,因為這需要你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水平來駕馭。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不是為了取名,多看看、多讀讀古詩詞,也是一種享受呀!享受之余,又能有所啟迪,豈不美哉?
比如京東最近在做活動的這套《最美古詩詞》,由復(fù)旦大學(xué)的中文系主任、博導(dǎo)陳引馳教授歷時5年而成,選錄了263首古詩、250首古詞和90篇古文,匯編成三冊,濃縮了三千年的古詩詞之美。我上面提到的一些古詩詞或古文,這里都有收錄。
這些經(jīng)典之作,其實淺淺低吟,都能產(chǎn)生共鳴。但即使最簡單的一首詩,我也會去了解背后的寓意,不僅利于自己的“深入”記憶,也利于“淺出”地跟孩子講解。這三冊書都由陳教授注釋和賞析,不求串講和講全,只在打動人心的地方尋找共鳴——“跨越時間屏障,與人心詩情,心有靈犀、神搖意合?!?/p>
《中國最美古詩詞》在京東已經(jīng)收獲了1.1萬多個好評,感興趣的可以翻翻評論,基本都是如獲至寶。很多家長表示,買了和孩子一起讀、自己學(xué)了可以教孩子,共同進步,刷評論還發(fā)現(xiàn),真的有家長是買來取名的……
雖然原價136,但是京東現(xiàn)在有每滿100-50的活動,直接下單是86元3本,湊到剛好200的話,折合下來是68元3本,還是很劃算的。硬質(zhì)函套包裝,根據(jù)白居易的《琵琶行》設(shè)計,選用明·仇英的《潯陽送別圖》裱糊,很多網(wǎng)友表示:第一眼就愛了!(比如我,差點直接提交,想想還是湊下單吧……)
重溫三千年來的淺斟低唱和黃鐘大呂,不為取名,也給予自己和寶寶文化的洗禮。家里宅久了、網(wǎng)課上多了,再看這些,簡直如沐春風(fēng)。
最后,用近來很火的兩張圖結(jié)尾:
※※※※※※※※※※
感謝閱讀!我是多平臺優(yōu)質(zhì)育兒領(lǐng)域創(chuàng)作者,同時也是公務(wù)員媽媽、文學(xué)碩士、健康管理師。關(guān)注我,育兒路上,少走彎路,一起成長!